当前位置: 首页 规章制度 教研管理 正文

东油校发[2022]75号关于印发《东北石油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

作者:时间:2022-07-09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黑龙江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东北石油大学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加快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创新、特色创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提供支撑。

、建设原则

(一)服务产业,面向应用

落实“六个龙江”“八个振兴”“九个坚定不移”战略任务,立足学校“行业地方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办学定位,聚焦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龙江产业振兴行动计划、“433”工业新体系建设、大庆百年油田建设,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建立紧密对接行业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提高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二)打破壁垒,整合资源

贴近新兴产业、契合行业标准、突破专业界限,深化政校企合作,突破传统二级学院学科专业本位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建设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和专业集群,构建面向产业的产学研平台,打造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多方协调,共建共享

传承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积极协调校政企等各方力量,有效嵌入多方优质资源,实施多主体合作办学,聚焦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培养过程共商共管、实践教学平台共建共享、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协同培养”的“四共一协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形成贴近新兴产业、契合行业标准、突破专业界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建设目标

面向“三篇大文章”产业布局,构建“人才培养(新工科专业-微专业)、科学研究(联合研究中心)、标准制定(标准化研究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四位一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将现代产业学院打造成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服务产业行业的针对性和贡献力。

一是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服务以数字赋能装备制造、能源等传统产业发展,服务新材料、智能建造等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高端油气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学院。

二是围绕深度开发“原字号”,聚焦“油头化尾”等产业链条,服务页岩油气、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页岩油气、“油头化尾”等现代产业学院。

三是围绕培育壮大“新字号”,服务数字经济、创意设计、社会工作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布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和数字油田、数智商科和社会工作等方向产业学院。

、组织机构

(一)领导机构

现代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可由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代表组成。一般设置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4名,理事会成员若干名,理事会办公室主任1名。理事会负责全面指导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对办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检查、引导、咨询、监督和协调。

(二)运行机构

现代产业学院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由院长负责产业学院的运行和日常管理。一般设置院长1人,副院长若干人。负责组织制定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预算、专业设置和建设、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

、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建设模式

重点支持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联合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政府主导校企联合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和行业协会主导校企联合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等。

(二)运行机制

1.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一册一表制”,“一册”,即将重点工作任务建账立册;“一表”,即建设任务进展表,做到任务管理“台账”化,进度管理“表格”化。

2.现代产业学院在理事会领导下,每年至少开两次会议,理事会参会人员人数不少于理事会总人数的2/3,同时可以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参与会议。

3.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经学科和行业专家充分论证后,按照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

4.与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推广方面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5.根据实际建设需要,自主聘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师资。

6.对学校提供的专项资金、各类资产及外部主体提供的资金等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并自觉接受外部监督。

、建设任务

(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围绕行业产业链未来发展需求,坚持国际教育认证标准、专业建设国家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引领,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组织顶岗实习、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吸纳整合行业规范、企业精神、工程伦理和创造文化等资源要素,将之深度嵌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专业规格、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效果评价等具体培养环节,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个性化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符合行业产业链不同领域需求的专业方向或课程模块,采取“前两年强化专业基础,第三年进行专业分流”的个性化培养方式,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企业不同岗位需求。

采取订单培养,原则上以实施“3+1”培养模式为主,借鉴企业工程师培训体系,学生3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顶岗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奖学金全部由企业承担,保证学生毕业后到合作培养企业就业。

每个产业学院至少开设1个定向培养班,依托专业至少开设2个行业或地方区域经济急需的专业方向。

培养方案有明确的学生课外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实践学习、团队学习、自主学习等课外学习量不低于2500小时。

(二)提升本科专业建设质量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建有学校、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体系、形成特色专业集群,紧密对接产业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部署,整合优质资源,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主动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加强一流专业建设。继续强化地质类、石油化工类、机电类、计算机类等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科学规划,校企联合,整合资源,培养一流人才。

改造升级传统专业。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坚持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开展跨界融合的多学科专业交叉教育。建强非常规油气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地热、地下储气库、外语+等石油石化企业急需的专业或方向。

适时增设新专业。根据石油石化行业未来发展需求,布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技术等“双碳”领域新专业,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智商科、软件工程等微专业建设。

加快专业集群建设。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油头化尾”、服务“一带一路”、服务“中国制造2025”,依托现代产业学院重点打造油气地质工程、油头化尾、智能装备制造、智慧油田、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应用型专业集群。

(三)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精准对接技术需求,合理对标行业标准,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融合产业要素,将国际前沿研究、工程问题、工程案例等融入教学过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原则上每个专业建设5-8门校企合作开发的应用型课程,且课程数量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总数的20%,正式出版不少于5本校企共编的应用型“新形态”教材或工程案例集,每门专业课程融入行业及相关企业实际问题或案例的比例不得低于30%。

以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把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的选题来源。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畅通学生求学与就业的衔接,保证产业学院的每个专业实践学时(学分)不低于专业总学时(学分)的50%,毕业设计50%以上的选题来自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组建新的课程教学团队。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推广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跨学科专业的综合性项目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分析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每个专业至少改造3-5门综合设计类实验课程。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与石油石化企业紧密相连、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市校融合,开展校际合作,以校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巩固和建设一批相对稳定、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基地群。

整合分散的校内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资源,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建设单元,借助油田资源,校企共建共享,在校内构建“一院主体、多院共享、功能集约、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践创新平台,主要用于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动专创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业学院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工科学生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数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数总和不低于学生数的15%。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每个专业至少与相关企业建设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前置认识实习,增设毕业实习,增加生产实习内容,延长生产实习时间,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为学生顶岗进行生产实习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五)建设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校企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鼓励新进教师到企业挂职,重视从生产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中引进人才,开展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建立完善企业与学校双导师制培养机制,开展产学研一体高层次人才订单式培养试点,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完善职称评定等“指挥棒”,引导本校教师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实施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计划。出台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的相关政策,把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到油田及相关企业挂职实践2个月以上,实践锻炼期间总结设计出本专业3-5个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案例,至少为学生做1次油田新技术的专业讲座,实现工程实践能力背景教师的数量达到60%以上。

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的有效路径,企业教师不少于学院教师总数的10%。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适当引进油田退居二线的知名专家到校工作,与校内人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联合开展课程和教材建设,联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发挥校友的人脉沉积作用,邀请油田及相关企业的优秀校友回归母校,为学生讲授专业新进展、安全环保、经济评价等课程,实施“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现每个专业大部分学生到油田企业做毕业设计。

(六)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依托黑龙江省油气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油头化尾产业联盟、黑龙江省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等,拓展与龙头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等,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校企双方开展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不少于1项,有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共同完成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学生参与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及科技服务活动不少于课题、活动总数的50%,有效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进科教融合,将特色优势方向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教学优势,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等运用于教学,探索“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的实践育人模式,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七)加强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成果交流,定期进行经验分享与教育教学整改,根据企业创新发展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与规划,使学校与时俱进跟进企业发展动态,提升自身创新水平与服务产业能力。

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分享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将自身优势学科与其他学校优势学科进行强势结合,协调推进新工科融合发展,实现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良好局面。

、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学校给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所需的支持政策,授权产业学院与合作企业自主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依法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自主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设立教改项目、应用型课程开发、教材、工程案例集等支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专项项目。

(二)条件保障

学校设置产业学院建设专项经费,提供相对集中、面积充足的物理空间,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的正常运行。同时,积极争取和引入外部主体的资金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高端科研技术人才等资源,扩大办学资金来源渠道,重点用于面向应用型的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共建大型实习实训中心等。

(三)考核评价

现代产业学院按季度向学校上交进展情况工作报告,按照“月汇报、季报告、年考核”要求,年末开展全员项目拉练,横向比较,分档分级,奖优查劣,补漏提效。理事会负责监督产业学院的实施情况,组织对建设期满的产业学院进行项目验收,根据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调整支持力度,对建设期满通过验收的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给予奖励。


油校发[2022]75号关于印发《东北石油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