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章制度 教研管理 正文

东油校发[2020]108号关于印发《东北石油大学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作者:时间:2020-11-04点击数: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紧紧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东北石油大学本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20-2025年)》等文件要求,优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校党代会及本科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产业需求导向,跨界交叉融合,服务支撑引领”原则,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围绕学校“强陆、拓海、壮新”战略,成立新工科研究中心,加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以大庆精神引领新工科建设,重点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培育发展新兴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内涵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团队精神、扎根基层、创业奉献的卓越工程人才。

二、建设目标

1.经过五年建设,建成一批新工科专业(含增设新兴工科专业、升级改造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课程、新工科教材、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新工科创新创业平台等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产业学院建设;

2.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

3.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理念,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课堂革命,课程质量显著提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力争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数量占我校工科专业总数的40%以上。

4.将大庆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和课堂之中,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三、建设任务

充分发挥新工科研究中心作用,借鉴国内外院校新工科建设成功经验,逐步完善新工科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综合改革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和支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石油石化及相关行业企业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打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用大庆精神引领新工科建设,培养具有大庆精神特质的“五心四力”卓越工程人才。

实施“一三四九”行动计划,追求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相统一,坚持将大庆精神贯穿育人过程,融入教育实践,引领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五心”——即情系家国、贡献能源的爱国心,干字当头、攻坚克难的创业心,严字为要、科学求实的责任心,扎根基层、勇挑重担的敬业心,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奋斗心;培养学生“四力”——即乐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力,勤于动手、知行合一的实践力,勇于挑战、敢闯会创的创新力,善于合作、团结奉献的协作力。

一即坚持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走进油田、走进实践、走进社会,体验大庆精神、感悟时代内涵、投身强国伟业。

三即推进“三个融合”,即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

四即强化“四个服务”,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油头化尾”、服务“一带一路”、服务“中国制造2025”。

九即实施“九新行动”,即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新工科专业、新工科培养模式、新工科课程、新工科教材、新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新工科创新创业平台、新工科质量保障体系。

(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围绕更新教育理念、培育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重构课程体系、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加强协同育人及创新培养模式等问题,立项建设彰显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的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

围绕学校地处高寒非中心城市、背靠油田及石化企业的办学特点和产业需求,主动谋划,设立“大庆精神引领下的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石油石化类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行业性、区域性院校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新工科建设视域下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发与保障”等教改项目专题,统筹推进新工科建设改革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和实践,用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弥补区位条件劣势。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及开展其他深化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提升面向应用及加强业界支持的办学能力。

(二)新工科专业

发挥学校植根大庆、连通秦皇岛、延展海南岛的多区位办学优势,围绕我国石油“三海三深”、黑龙江“油头化尾”、大庆产业升级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学校党代会确立的“强陆、拓海、壮新”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优化调整计划,服务新经济,谋划和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提升传统工科专业,打造15个左右的省级以上一流工科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数量达到15-20个,试点辅修学士学位,条件成熟专业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

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中心和学科平台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成立新能源与材料、海洋油气工程等学院;探索石油装备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和大数据产业学院建设,谋划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谋划网络安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技术、储能材料及储能管理等新专业建设。

加快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实施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工程人才培养。所有工科专业必须对接产业,每个专业至少和1个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地质类及石油工程类等专业交叉融合,针对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增加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专业方向;针对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增加地热专业方向;针对能源有效存储利用,增加地下储气库专业方向;针对油气田勘探开发提质增效,增加智能油气田勘探、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培养能源行业创新型人才,支持东北传统能源产业振兴发展。

服务“油头化尾”,石油化工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交叉融合,增加智能化工、精细化工、仿生材料等专业方向,培养精细化工智能材料创新型人才,助力东北石化企业转型升级。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优势工科专业实行“专业+外语+管理+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懂专业、会外语、善管理、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服务“中国制造2025”,机电类及计算机类等专业交叉融合,增加石油石化智能装备制造及海洋油气装备安全检测等专业方向,培养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支持能源重工业创新发展。

(三)新工科培养模式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国标和专业认证标准,探索并完善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等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实践性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的第二课堂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各级领导和教师要主动走进油田及相关企业,亲自了解企业生产实践和人才需求,征求企业及校友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并邀请油田及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专家与教师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油田及相关企业共同研讨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等内容,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与石油石化学科专业的融合,制定符合专业新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重塑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坚持OBE理念,动态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成效需要达到的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矩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对石油石化新技术、新产品和系统的创新设计、建造、运行和服务能力。保证工科类专业实践学时(学分)不低于专业总学时(学分)的2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实施大类培养、本研班、国际班、校企合作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和地质学类等专业大类培养的基础上,机械类、材料类、电气与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逐步推行大类培养,促进各类资源共享,课程互选互认,优质师资队伍共建共享,实践平台共建共用。在具有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的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设立本研班,试点推行“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全过程全覆盖本科生导师制,培养石油行业领军人才。针对中亚、蒙古和俄罗斯油气开发,在石油工程等专业设立国际班,开设“油气+英语”“油气+俄语”“油气+阿拉伯语”等特色专业方向,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油气战略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网络安全、电子信息类等专业成立校企合作班,实施订单培养计划,实施“3+1”校企联合培养,3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学习。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方向探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四)新工科课程

以“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产业行业、引领未来发展”为理念,实施“教学团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五位一体的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将产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新要求引入课程教学,推动课程内容的重组和优化,将行业的新动态、专业的新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

以教学大纲为抓手,发挥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师实施和创新一切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性作用,依据石油石化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课程大纲内容。以成果为导向,围绕课程目标达成,对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和多元评价(过程考核)等进行教学设计,原则上每门课程都要融入油田及相关企业案例,开放油类专业实验室,为全校工科专业开设选修实验。

每个工科专业至少改造3门专业核心课程和3门综合设计类实验课程,要求教师深入油田及相关企业,将石油石化及相关产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和学科前沿引入课程教学,重组和优化课程内容。工科专业工程设计类题目不低于50%,其中,非“油”类工科专业课程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与油田相关的要有一定的比例。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组建新的课程教学团队。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推广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跨学科专业的综合性项目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分析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学生道德价值、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2条毕业要求,培养非技术性能力,加强责任伦理、生态环境、经济管理、法律类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

打造大庆精神系列课程,重点建设“大庆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必修课程和“石油工业概论”“大庆油田开发简史”等大庆精神延展类课程,培养学生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品质,坚定学生报国志向。联合大庆油田共同开发“大庆精神”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解决学校教学和油田员工培训需求。

加强以大庆精神为主的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通过编写体现大庆精神的专业思政案例、大庆精神内涵引入课堂设计和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等,引导青年学生践行大庆精神,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和爱国爱校爱岗的家国情怀。

(五)新工科教材

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与要求,系统梳理新工科专业知识逻辑体系,教材内容与产业技术发展对接,将科研成果和教改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从学生主体认知特点出发,构建节点化、关联化的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有关要求,注重凝练油田及相关企业本土化案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工程伦理意识;吸纳相关领域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凸显前沿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的教材内容;探索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形式,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精品教材建设,选精品、用精品、出精品。严格执行“任课教师提选教材、专业系(课程组)审查教材、教学院部审核教材、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审批教材”的四歩三审制教材选用程序,选精品、用精品。本科生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获奖优质教材达到80%以上。坚持“教材内容要与教师的科研成果结合,要与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结合,要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结合;已经有统编和优秀教材的不准再编教材,中级以下职称教师不准主编教材,未讲过两轮以上该课程内容的教师不准主编教材”的三结合三不准原则,出精品。

针对新工科建设,设立新工科教材立项专项项目,重点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相配套的教材、专业系列教材、跨学科前沿教材、全英文教材、校企合编的应用型教材和时效性强的实验指导教材和补充教材。重点支持富媒体教材建设,优先支持石油石化等优势学科专业编写石油石化特色教材、系列教材。

(六)新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实施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计划。实现工科专业教师工程岗位实践全覆盖。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出台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的相关政策,把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引领和支持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着力解决好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课堂到课堂、从理论到理论,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求教师到油田及相关企业至少挂职实践3个月以上,实践锻炼期间总结设计出本专业5-10个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案例,至少为学生做1次油田新技术的专业讲座,要求教师和同学及校友进行深度融合和精准对接。

实施“学科基础+专业”的教师课程团队建设试点工作。实现工工、理工、工文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及时将石油石化产业及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内容融入到基础课教学内容,形成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教学典型案例,实现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要求精准对接;专业课融入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校友的人脉沉积作用,邀请油田及相关企业的优秀校友回归母校,为学生讲授专业新进展、安全环保、经济评价等课程,实施“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现石油石化主干专业大部分学生到油田企业做毕业设计。要求每个本科专业每年至少聘请外聘教师做2次专业发展及技术前沿报告。

不断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实践视野和能力教学管理人员、工科学院院长、教学院长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走访油田及相关企业,聘请以校友为代表的油田及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七)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

充分发挥学校与石油石化企业紧密相连、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市校融合,开展校际合作,以校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巩固和建设一批相对稳定、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基地群。

油类专业要整合分散的校内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资源,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建设单元,借助油田资源,在校内构建“一院主体、多院共享、功能集约、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践创新平台,着力建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程实践创新、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石油石化生产链及装备制造等平台。推动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专业教师引领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设立选修实验课程,“油”类实验课程全部面向大学生开放,主要用于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非油类专业至少与油田及相关企业建设一个实习基地,前置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石油,热爱石油,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科专业“油味”。

前置实践环节,增加生产实习内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打造石油石化智能装备制造中心。以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为核心,以智慧工厂为基础,以真实演练为目的,拓展工程训练中心职能,增设计算机、机械、电子、电气、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创新项目,开发机器人工程、智能装备制造、数据采集与远传、智能检测与控制等创新性实训模块,体现现代化智慧工厂、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服务、工业软件以及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质性推进与大庆职业学院等单位合作,改造升级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等实践基地,增加勘探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土木类等专业生产实习内容,开发集勘探、油藏、储运、集输、石油装备、自动控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习实训模块和“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及井控作业”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促进优势教学资源整合共享。加大柳江盆地、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庆电力集团、中海油天津培训分公司、洛阳一拖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投入力度,延长生产实习时间,为学生顶岗进行生产实习创造条件,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八)新工科创新创业平台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大一普及双创通识教育,大二、大三分类培养,参与双创项目,开展双创学程认证,大三、大四参与竞赛,实施创业孵化,注重培养工科学生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物理与虚拟空间相结合”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创意、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网络“五位一体”双创空间。打造龙港大学生创业基地、石油工程类和石油地质类工程虚拟及物理场仿真创新创业基地。加强机械工程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拓展三维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各种创新创意的虚拟仿真,用于学生自行设计、加工、调试等操作的工厂式创客空间,与信息类创客空间相结合,形成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聚焦“中国制造2025”计划,培育智慧油田、智能人居、人工智能、赛博物理系统、先进信息网络等5个创新方向;聚焦“油头化尾”“百年油田”战略,建设石油石化专业众创空间;聚焦“‘双创’升级版”意见,建设集“双创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链有机融合、双创资源深度融汇”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聚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一院一品”学科竞赛,每个学院打造1项品牌学科竞赛活动,努力使所有工科学生均参加大创项目或学科竞赛,重点培育“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金牌项目团队,实现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全覆盖。

依托大学科技园,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和科学实践平台,借助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等创新性活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基于创新教育学程、创业教育学程、创新创业实践学程,探索创新创业精英班,凝聚创新创业资源,以理论与实践课程为载体,选拔、培养、造就创新创业人才。

(九)新工科质量保障体系

经过3至5年的努力,建立完善的“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基层教学组织是关键”的新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构建质量管理决策系统、质量标准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质量评价和激励系统、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系统、质量支持系统组成的“六位一体”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强化学校层面在宏观监控、政策导向和目标管理的主导作用和院部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加强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控与评价,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督导监控与评价机制,探索和建立多元主体和第三方评价机制;适时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评估、课程建设质量评估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多维度的质量评价,逐步建立课程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毕生跟踪反馈与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加快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化平台建设。

四、保障措施

完善组织保障。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改革思路,系统设计、整体实施,分步骤、有计划地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实行目标管理,以二级学院为实施主体。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专家组负责咨询和论证各种项目,新工科研究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学校相应职能部门联动,系统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

加强制度保障。结合学校实际,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支持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建设内容均纳入项目管理,重点项目采取项目招标或委托形式进行,定期开展项目研讨、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工作。学校负责制定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二级学院负责制定各类项目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学校给予配套政策支持,保障新工科建设工作有效推进。

加大经费投入。经费由学校和二级学院共同投入,积极争取高教强省、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和发改委、财政部、银行及基金组织等金融支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新工科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管好、用好现有资金,保证新工科各建设项目取得实效。

东油校发[2020]108号关于印发《东北石油大学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