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关于重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2023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引导地方属普通本科高校重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型本科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以下简称“双论证”)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过程管理,重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定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新需求,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各类专业认证标准,以“双论证”工作成果为依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认真审视专业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突特色”重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校整体专业结构与布局相适应,与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领域及产业行业发展相契合,与专业人才培养类型、目标和规格相匹配,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
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深入落实《东北石油大学“三全育人”行动方案》《东北石油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东北石油大学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东北石油大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东北石油大学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大庆精神办学育人,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深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改革,强化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坚持需求引领,明确培养目标
按照“双论证”工作对产业行业以及区域人才需求进行的前瞻性系统预测情况,主动对接新基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结合新工科、新文科、专业认证、现代产业学院、一流本科专业、专业集群建设等,突出“一体两翼三融合”教学特色,科学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环节之间的实现矩阵,关注课程的产出与达成,保证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三)遵循相关标准,突出应用培养
要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行业标准等来优化设置课程体系。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强化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教学,做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坚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对接,做足地方性,彰显专业特色。切实贯彻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要求,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坚持通专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按照“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学科基础,凝练专业特色,拓宽专业方向”的原则,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人格养成的有机结合。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学科基础,强化专业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五)坚持学生中心,实施因材施教
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根据学生成才的不同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与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注意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结合。吸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先进做法,引入高水平课程资源作为校内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强化基础,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学业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职业规划辅修其他专业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比例,尊重学生在基础能力、兴趣特长、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六)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科学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推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搭建优质、开放的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平台,突出学生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
(七)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
面向行业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对接产业链,实现多专业交叉复合联动发展。推进“引企入教”,开展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协调推进多元主体之间开放合作,凝练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五心四力”大庆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专业毕业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反映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备的主要能力及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情况。要根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实际,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科学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与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相协调。
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学术型专业要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具有学术研究潜能的人才;应用型专业要以培养应用研究与技术人才为目标,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具备一定应用研究能力、较强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
(二)毕业要求
制定毕业要求是落实专业认证理念的重要环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等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是各专业优化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的主要依据。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科专业毕业要求应覆盖《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相关要求),每个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毕业要求应落实到培养方案的每个教学环节,并能够进行评估,且以此证明毕业要求达成。
四、总体框架
(一)内容构成
1.专业简介;2.培养目标;3.毕业要求;4.主干学科;5.核心课程;6.基本修业年限;7.授予学位;8.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9.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10.学分统计表;11.课程设置表;12.课程体系拓扑图。
(二)学分学时
1.四年制本科专业最低毕业学分原则上控制在170学分以内,五年制本科专业最低毕业学分控制在210学分以内。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类专业≥25%)。其中,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学时)的30%。
2.各专业学时、学分及比例等,具体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相关要求制定,各学期必修课周学时要均衡分布。
3.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学分比例构成,必须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补充标准等文件执行。
4.现代产业学院招生专业学时、学分及比例等,除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相关要求外,还须参照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黑龙江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等文件要求。
5.应用型专业学时、学分及比例等,除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相关要求外,还须符合《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型本科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
6.原则上,按学时设置的课程每16学时计1学分。理论课(含课内实验、上机)每16学时计1学分;体育课每36学时计1学分;独立设置的实验环节原则上每16学时计1学分。
军事技能训练2周计2学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原则上每1周计1学分;认识实习一般1-2周;生产实习一般2-4周;专业实习原则上不超过4周;文管类专业毕业实习不超过8周;理工类毕业实习原则上不超过4周,且必须集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理工类专业控制在12周、其他类专业控制在10周,毕业设计(论文)每1周计1学分。
(三)教学安排
各专业每学期的教学安排以当期校历和课表为准。各专业要根据人才培养进度、课程的连贯和学时的平衡统筹确定每学期的学时数。
五、课程体系
(一)总体要求
1.要通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课程,强化专业必修课程,选配专业选修课程,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有机衔接、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的全面覆盖与合理支撑。
2.课程设置要结合学校“行业地方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充分体现“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教学特色和大庆精神办学育人特色。分类分层次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推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内容改革。
强化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抓手优化外语类课程设置,原则上每个专业至少开设1门双语课程或1门至少32学时的专业外语课程,建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口语课程。
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施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调整,开设《人工智能》《C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必修课,信息技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设置科学计算、可视化设计开发、智能技术、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等四大模块,建议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1门此类课程,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强化三融合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依据产业行业需求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其中应用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数量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总数的20%,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的30%。深化科教融合,各专业教育课程原则上要做到门门课程有项目,依托科研项目设置课程设计、实验课程、毕业设计、学术前沿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等;深化专创融合,在专业教育课程中要涵盖创新理论、学科前沿、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相关的知识点,每个专业至少打造1门“专创融合示范课程”。
坚持大庆精神办学育人特色。开好《大庆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学分、32学时)必修课程,开展以大庆精神为主线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3.课程设置要能够支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能够清楚表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现方式,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清晰合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避免碎片化设置课程、重复设置课程内容,凡是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没有支撑的课程坚决不开设,坚决杜绝因人设课。
4.现代产业学院要按照专业集群的组群逻辑做好相关课程落位工作,组织相关专业共同研讨对接专业集群的课程体系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注重专业领域厚基础,集群间跨学科、跨专业的宽口径培养,实现与产业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相对接。建设专业集群共享课程,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做好集群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设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等方面资源整合与共享。
5.开设应用型课程。贴近新兴产业、契合行业标准、接近工程实际,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使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加紧密地对接社会需求。在课程中引入相关产业的元素,将国际前沿研究、工程问题、工程案例等融入教学过程,原则上每门专业课程融入行业及相关企业实际问题或案例的比例不得低于30%。
6.强化实践育人,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验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三平台,将学生的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分层次、分阶段、递进式进行四年不断线培养。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开设现代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工程问题预测与模拟等相关课程,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产实践中常用的计算分析软件。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前置实践环节,增加生产实习内容,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推动课程内容与从业能力、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的紧密对接。
7.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新兴交叉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8.各专业方向班、专升本、辅修学士学位、微专业等要单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9.各专业要制定课程体系拓扑图,明确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关系,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
10.校企合作课程(校企)、双语课程(双语)、全英文授课课程(全英文)、专创融合示范课程(专创),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名称处标出,例如高分子化学(双语)。
(二)基本框架
课程体系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包括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性质分为必修、选修。
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课程体系 |
课程平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要求 |
第一课堂 |
理 论 教 学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必修 |
依据国家、省文件执行,详见培养方案模板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选修 |
≥8(10) |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依据国标、专业认证要求 |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
必修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必修 |
专业选修课程 |
选修 |
8-10 |
实 践 教 学 |
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
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的实验教学、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 |
必修 |
依据国标、专业认证要求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实习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工程实训、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
必修 |
第二课堂 |
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的考核和认定办法按《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活动实施办法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实施方案》执行。 |
工学类专业亦可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体系设置,具体要求见最新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课程体系”部分,同时仍须符合本原则意见有关要求。
1.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教育平台课程组成。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精选教学内容,减少重复内容,加强课程的重组、整合、优化。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是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长效性作用的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统一设置,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
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全校通识教育平台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基础类、外语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和体育类等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6门课,共17学分。
大学英语必修课程设置:非艺术类专业开设大学英语1(72学时4学分)、大学英语2(72学时4学分);艺术类专业开设大学英语1(72学时4学分)。其中,大一上学期通过CET4的学生可凭折算后的成绩冲抵大学英语2的必修学分。
大学日语1(72学时4学分)、大学日语2(72学时4学分)、大学俄语1(72学时4学分)、大学俄语2(72学时4学分)。大学三年级为俄语、日语等语种的学生对应开设科技俄语(32学时2学分)、科技日语(32学时2学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分别由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制定全校相关专业修读建议。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创业基础、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大庆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综合基础类课程建议安排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设或者线上开设。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所有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应至少取得8个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此外,针对大二学年非艺术类专业未通过CET4的学生,学校开设四级拓展课程(艺术类专业不开设),要求学生至少修读2学分,即在修业年限内应至少取得10个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
学校对专升本专业学生在修业年限内获得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不做统一要求,由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自行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生应修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信息技术类、外语类、体育类、综合素质类这7大类。建议学生文理互选,在不同类别的通识选修课中完成修读。各专业应制定本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计划,指导本专业学生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各学院应组织力量开设若干门高水平的课程,向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以保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
人文科学类课程: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格修养为目标,强化美育育人的功能,拓展美育课程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类(实践类、史论类、批评类等)、心理健康类、伦理类等课程。其中,公共艺术类课程主要是指艺术鉴赏、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选修课程。其中,公共艺术类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由艺术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开设“四史”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16学时,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社会科学类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类、环境类等课程。建议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1门经济或管理类课程。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目标,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类以及工程技术类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科学计算模块(计算方法、科学计算与算法实现)、可视化设计开发模块(.NET程序设计、计算机综合应用(.NET)、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智能技术模块(数据结构、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模块(现代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思维导论),建议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1门此类课程,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外语类课程:针对大二学年非艺术类专业未通过CET4的学生,学校开设四级拓展课程,要求学生至少修读2学分。日语、俄语等语种参照执行,由外国语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体育类课程: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在体育类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丰富体育活动项目,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提升学生健康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
综合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就业指导类课程、国家安全教育类课程、考研类课程、公务员类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等。鼓励各教学单位在每个专业中开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如开设项目研发训练课和专业创业实务课等。建议考研类相关课程安排在大三学年进行。其中,国家安全教育类课程至少选修1学分,由武装部(保卫处)负责组织实施;创新创业类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2)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按学科门类或专业类设置的培养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与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一起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两类。建议相关学院从学科专业门类的角度出发,本着构建课程群、拓宽专业基础、形成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思想,按大类设置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作为必修,相同或相近二级类的专业应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平台作为必修。
1)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应的是所属学科门类的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制图类、力学类等相关课程。
2)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按照专业类打通设置,相同或相近专业类的专业技术基础必修课程由相关专业共同确定,选修课程由各专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3)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是建立在前两个平台之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课设置要坚持教学内容少而精的原则,注重课程整合,除设定少量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外,其余以选修为主。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在该专业领域内所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应的是该专业的核心知识,必须覆盖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专业必修课程应进行精心设计,做好梳理和整合,既要避免课程重叠,又要使课程之间形成无缝对接。课程内容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能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成果,前沿性的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要占课程内容的一定比例,并保持课程内容的更新率。
2)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在该专业内的某一方向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研究、设计)的能力。专业选修课注重对专业技能,行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培养,强化专业能力、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兴趣,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灵活设置,结合本专业优势的科研方向设置,并规定最低修读学分。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行业需求,课程设置应有一定的富余,保证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专业选修课程原则上设置最低选修学分8-10分(4-5门课程),开设课程门数控制在8-10门,供学生自主选择。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要把实践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安排原则上要层次递进,保证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的实验教学、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强化实验教学,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在实验课程中的比例达到85%以上。鼓励各院(部、系)依托科研优势开发教学实验装置,开设科研探究实验课程、开放性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
(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工程实训、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均为必修课程。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安排实习环节,及时更新实习内容,突出专业特色。理工科专业原则上必须开设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各专业要积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改革,鼓励学生提前进实验室、进课题研究组,指导学生结合生产实践、社会实际、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比例≥50%,其中工科专业工程设计类题目不低于80%。严肃处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
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的考核和认定办法按《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活动实施办法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执行,具体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实施。各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教育活动。
六、课程编号
课程编号(即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平台编号”)是区分课程的编码,每门课程只能有唯一编号(不分学时、学分),若同一名称的课程因学时、教学大纲不同或分册(分级)讲授或考核,则应分别编号。编号为8位数字(如06011037),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前两位数字为部门编号;第三、四位为教研室编号;后四位为顺序号。
各部门编号一览表
名称 |
编号 |
名称 |
编号 |
地球科学学院 |
01 |
研究生部 |
28 |
石油工程学院 |
02 |
继续教育学院 |
29 |
化学化工学院 |
03 |
教务处 |
30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04 |
图书馆 |
31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05 |
招生就业处 |
32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06 |
学生工作部 |
33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07 |
武装部(保卫处) |
34 |
经济管理学院 |
08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35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09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36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0 |
医疗保健中心 |
37 |
外国语学院 |
11 |
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
38 |
人文科学学院 |
12 |
团委 |
39 |
体育部 |
13 |
国际教育学院 |
42 |
艺术学院 |
14 |
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 |
45 |
秦皇岛校区 |
15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5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7 |
非常规油气研究院 |
61 |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分工,统一进行本院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组织校内外专家认真审议修订稿,形成“学院主导、专业主体、教师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工作机制,确保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切实将新理念、新标准、新要求融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二)充分论证。各专业需充分调研论证,全面分析现行培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深入进行企业行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紧跟国家、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形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便于在校学生国际交流及外国留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培养方案还要制定相应的英文版本。通过组织各专业负责人、教学督导组专家、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外校专家、企业行业专家、毕业生代表、教学基层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广泛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经过“社会需求调研——培养规格论证——资源条件分析——国内外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院系研讨论证”等环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
(三)加强沟通。各专业要根据毕业要求全面梳理知识结构,专业课与基础课、各门专业课之间要做好充分沟通,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完整,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缺失。同时,专业隶属学院要积极与开课学院联系和沟通,充分考虑教学资源优化使用,防止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冲突,确保课程正常开设。承担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院部要加强与专业之间的沟通,在保证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环节组织。
八、其他
(一)坚持分类建设,同一专业可能有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建议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比如说大类招生、本研班、融创班、铁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卓越班、语言特色班、校企班、国际合作培养、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微专业等要不同于普通班。
(二)优势特色专业要探索开展本研贯通培养,着力培养未来的行业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三省一区”高校开放办学学分互认工作。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具体由研究生部和教务处共同组织实施。
(三)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的同时,还应编制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课程简介、课程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并制定相应的英文版。
(四)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经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审核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学校最终审定,审定通过后经主管教学校长签字批准后正式颁布实施。
(五)培养方案一经修订完成,一般不得变更,各学院必须严格遵守执行。若确需调整,严格按照《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管理规定》执行。
(六)本原则意见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按本原则意见修订的培养方案自2023级学生开始实施。
东油校发[2023]80号关于《重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