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及相关单位:
根据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赛程安排,现开展产业赛道成果转化组的相关赛事,具体要求如下:
一、目标任务
1.发挥开放创新效用,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
2.引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3.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产业急需,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二、参赛项目类型
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与市场化推广,围绕核心技术专利转化、实验室成果产业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向,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项目。
三、参赛要求
1.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
2.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5年7月15日前正式入职)。
3.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参赛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4.成果转化组鼓励师生共同组建团队参赛,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2020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四、材料提交
1.参赛材料
参赛材料包括项目计划书(word/pdf格式,不超过20M)、项目介绍ppt(pptx/pdf格式,不超过30M)及佐证材料(佐证材料整合为一个PDF文件且不超过20M)。
2.提交时间
请参赛团队于2025年5月26日前将参赛信息汇总表及上述参赛材料打包并统一命名为“成果转化组-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cxcy_nepu@163.com。
五、联系方式
周博宇 0459-6507917 18345972726
附件1:参赛信息汇总表
附件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赛道成果转化组评审规则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5月21日